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 03:44:34
越南配合美查原产地,中国厂商如何建立新通路?

一场突如其来的“溯源风暴”

今年四月,越南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船数量创下新高,达到每周26艘,比上月再增长24%。可就在这种出口“热潮”下,越南政府却悄然收紧了原产地审核,主动打击中国商品“转口贴牌”行为。[来源:网易新闻]

根据公开报道,这场治理是越南主动配合美国贸易谈判的动作之一。美方对越南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感到不满,直指其成为“中国商品中转站”,并威胁如果不达成新的贸易平衡协议,将对越南商品征收更高关税。

为了守住美国市场,越南开始从两个方向发力:一是大规模采购美国商品,如波音飞机、半导体、机械设备等,以减少顺差;二是加强对产地的监管,出台行政命令收紧“越南制造”标签的核发标准,重点审查那些原产地证书申请数量“异常增长”的企业。

对很多中国厂商而言,这意味着原本赖以出货美国的“中转跳板”正在塌陷。

影响逐层传导,中国厂商开始“断链焦虑”

眼下最直观的,是订单延误甚至取消。一些服装、电子、箱包类厂商本来通过越南加工贴牌,再出口至美,如今面临客户退单。美国买家也开始更频繁要求“产地可追溯证明”,甚至有品牌商明确表示暂停经越南通道的供货计划。

同时,越南当地企业出于合规考虑,也逐步回避采购中国制造的中间件和成品。这对中国厂商是双重打击:前有客户施压,后有通道卡脖,夹在中间无处转身。

但这也未必是绝境,部分走在前面的企业,正在悄悄寻找新通路。

新通路怎么建?四种解法与五个真实案例

在与几位产业链中人士交流和整理公开资料后,我发现,面对转口路径封堵,越来越多企业已经在尝试以下四种方式:

1. 战略性产能外移,重建合规路径

以天虹纺织和百隆东方为代表的中国纺织企业,早在越南还未被国际供应链广泛关注时,便已开始了生产基地的外移布局。天虹纺织自2006年起在越南购地扩产,截至2025年,其在越南的累计投资额已超过200亿美元。这些投资覆盖了纺纱、织布、染整等关键环节,目的是实现完整的生产闭环,以确保出口产品能够获得“越南制造”的原产地资格。

百隆东方则将越南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越南的产能已占其总产能的60%,营收贡献亦接近六成。该公司在越南设立了超百万锭纱的纺纱工厂,并于2021年开始追加投资,启动39万锭新产线建设项目。这类高投入、高占比的布局模式,让其顺利享受越南与美国等主要市场签署的自贸协定带来的零关税待遇,有效规避了中国产品可能面临的贸易壁垒。

2. 本土生产+原产地控制,汽车厂的先手棋

在制造业更为复杂的汽车行业,奇瑞汽车选择了另一种做法。根据公开信息,奇瑞计划在2025年到2026年期间,在越南建立整车生产工厂。这家企业此前已在泰国、巴西设有工厂,具备海外建厂经验。

此次在越南设厂,目标不仅是进入当地市场,更是为出口美国市场建立一条“名正言顺”的合规路径。通过本地化采购、本地化制造,再加上越南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定,奇瑞希望以“越南制造”的身份规避关税风险,同时满足美方对原产地的要求。这种以整车组装为核心、配套零部件尽可能就地供应的模式,也契合越南政府近年来强化原产地审查的政策方向。

3. 用技术手段提升原产地认证效率

合规并不只体现在建厂层面,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应对速度。2023年9月,北京市中建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线了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系统,企业办事员可在公司内部几分钟内完成证书生成。该证书带有海关电子签章和防伪标识,具备法律效力。

这套系统的上线,大大提高了原产地文件的处理效率。在当前越南海关收紧原产地审核背景下,这类“提前准备+快速应对”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客户临时要求出示CO文件或遇到港口稽查时,可以即时提供,减少物流延误。

4. 与终端客户重建直供关系,避开东南亚路径

越南中转被封堵,也让不少厂商重新思考“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一些出口美国的制造企业已开始主动调整供货模式,不再依赖东南亚中转,而是与客户直接建立合同关系。

例如,某上海制造企业通过公开途径,向美国海关申请原产地“预裁定”(Ruling Request),该申请机制允许企业提前提交产品生产流程与材料结构,由美国CBP判定该产品在何国被视为“原产”。该企业准备了两套工艺方案:一套在中国完成全部加工,一套在越南完成部分组装,通过CBP的结果来确定未来主推的工艺路径。

这一做法,不仅帮助企业明确贸易操作边界,也成为与客户沟通时的“技术依据”,提高了企业在议价和合规方面的话语权。

越走越实的出口之路

产业政策的风向不会等人,尤其是在中美贸易形势高度不确定的今天。如果说过去是“谁快谁抢单”,那么现在则是“谁稳谁接得住”。这需要企业把通道、文件、产地、客户重新一一梳理,找到可控、可长久的路径。

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马上建厂出海,但每一家都应该从产地合规、文件管理、客户沟通三个层面,重建自己的供应链能力。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