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2日 星期四 09:41:18
美国玩具关税可能反复,出口商如何设“安全垫”?

今年4月以来,美国对中国进口玩具的关税一度被提高至145%,市场普遍感到震惊。《华尔街日报》指出,这一决定直接导致美国玩具供应减少、价格上涨,许多家庭在圣诞购物季前夕面临“买不起玩具”的尴尬局面。虽然5月关税短期回落,并设立90天缓冲期,但这一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让产业链上下游如履薄冰。

美媒分析称,美国玩具业早已严重依赖中国制造,尤其是在洋娃娃等精细工艺领域,中国厂商以其完整的产业链和熟练工艺占据不可替代地位。然而,这种依赖并未转化为定价权,反而在政策博弈中暴露出结构性的脆弱。美国厂商也在承压。《中国日报》援引MGA娱乐CEO艾萨克·拉里安的话说,为应对高税,公司被迫将中国制造洋娃娃价格提高10%-30%,还削减了生产规模。[来源:中国日报]

“安全垫”该怎么设?来自一线厂商的现实应对

设“安全垫”,不是纸面上的一句战略术语,而是具体到每一个产线、每一票货、每一封邮件的实操决策。来自行业公开资料与从业者交流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类应对策略:赶工抢期、结构转移、柔性协商。

第一类是“抢窗口期订单”的短线打法。东莞一家主营欧美桌游出口的公司,在145%关税宣布后订单几乎停摆,大量员工流失。但在5月政策暂缓后的90天内,这家公司选择“能赶工则赶工”,加速把所有可执行订单压进窗口期发出。它不赌未来政策,只争眼前现金流。

第二类是“调整订单结构”的防御打法。李镔锟的玩具公司原本80%的订单出口美国,在经历2018年关税波动后,已经将出口重心转向国内和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如今对美订单比重下降至40%,即便订单暂停,公司也未陷入停工。这是一种提前“加垫层”的结构优化策略。

第三类是“灵活变通条款”的细节打法。义乌梦成玩具公司面对美国客户时,主动提出对产品包装规格做出调整,以影响货品在报关时的税率认定。这种方式虽然不能根除关税风险,但起码为客户争取了多一种选项,也为企业赢得了持续发货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客户仍愿意合作。这种协商能力,是许多OEM厂正在欠缺的。

解法不止三条路,关键在主动出牌

从已有案例来看,目前行业的主要防线集中在三个关键词:灵活度、节奏感、话语权。

灵活度指的是品类和工艺的适应性。例如,不是所有工厂都能调整包装或者切换市场,那就必须提升自身从“组装”到“方案输出”的能力,把一些附加价值握在自己手里,而非任客户驱动。

节奏感则是对排产周期的把控。在当前90天窗口期背景下,企业应以“滚动式排产+分批交付”为主。即使客户仍按年度下单,也应在合同中协商出货分期、价格浮动机制等条款,以避免在政策突变时“全单翻车”。

话语权,说白了是议价空间。从OEM向ODM过渡,不是换张名片那么简单。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也需要参与客户前期的产品讨论。哪怕只是帮客户画包装、查税号、做运输拆分,这些服务也可能转化为“延期交货不换厂”的底气。

若企业目前没有充足案例支撑这些调整方向,也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补强“安全垫”:

1.供应链搭配:在东南亚如越南、印度尼西亚设立小批量贴牌组装点,并与国内主线工厂做错峰排产。

2.金融防护:与客户签订订单时同步引入人民币计价或汇率浮动条款,以防汇率和关税叠加波动。

3.客户教育:制作关税模拟方案,以PPT或邮件方式发送客户,告诉他“涨税了我们各承担多少”,不是等客户砍价,而是先出招。

4.内部预演机制:以30%、50%、70%税率为基准,推演不同税率下的利润空间、交期节奏,形成“紧急应对”SOP,不打无准备之仗。

政策不可控,但决策可以提前

设“安全垫”的本质,是不给自己设陷阱。

中国玩具厂商的能力,从来不只是价低量大。从全球90%的洋娃娃都出自中国这一事实看,行业并不缺技能,而是缺备选路径。

设好安全垫,就是不把希望全压在一个客户、一种税率、一个工艺上。不管外部政策风云如何变化,只要节奏在自己手里,就能稳得住。

方向不难,难的是下决心。这条路,大概不能快跑,但能走远。

复制成功